2016年成人高考历史地理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1)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下列各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祖冲之是我国西汉著名的数学家
B.《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
C.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D.《神灭论》是反对佛教的
3.在科举考试中首创武举和殿试是在( )
A.隋炀帝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4.受唐朝文化影响而在本国各级学校教授儒学的是(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阿拉伯
5.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高宗
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8.中国第一次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打败
C.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
②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不可能实现
④是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的新方案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8.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十分软弱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顽固势力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10.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历史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下列口号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惩办卖国贼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其中,国共两党军队在战场上协同作战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13.我国彻底废除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标志是( )
A.新中国建立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完成
14.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的是( )
A.加尔文
B.达·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亚
16.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枪声
C.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D.萨拉托加大捷
17.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是在(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18.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理解列宁所说,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废除实物配给制
B.恢复市场经济
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实行工资级别制
19.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稳定欧洲大部分国家现存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对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20.下列对“独联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在苏联原加盟共和国独立基础上成立的
B.它是苏联全民公决的产物
C.它的成立直接导致了“八一九”事件
D.它的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做法
21.读图,如果N是北极点,请判断Q点的方位是在P点的( )
A.正东方向
B.正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2.若东半球处于昼半球时,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北京昼短夜长
B.刚果盆地正值黑夜
C.当日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D.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23.周围与五个大洲相邻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4.当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时,下列四个岛屿昼短夜长的是( )
A.库页岛
B.爪哇岛
C.火地岛
D.西西里岛
25.既是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土耳其海峡
26.实际相距75千米的两地,在地图上距离是3.7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2 000000
B.1:200 000
C.1:20 000000
D.1:20 000
2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降水
B.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稀少
C.沿海地区的山地必然多雨
D.信风控制的地区必然降水少
28.下列现象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陆地昼夜晴天
B.海洋昼夜多云
C.海洋昼夜晴天
D.陆地昼夜多云
29.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
B.黄河进入枯水期
C.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
D.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30.下列河湖未参与海陆问循环的是( )
A.洞庭湖、珠江
B.雅鲁藏布江、纳木错
C.青海湖、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贝加尔湖
3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32.下列关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
B.降水量大,集中在冬季
C.全年盛行西风,降水比较均匀
D.气温变化曲线变化幅度大33.现在我国对三江平原已经停止垦荒,主要原因是( )
A.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B.土地日渐贫瘠,产出降低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过剩
D.准备开发石油资源,建立石油基地
34.“西出阳关无故人”,离阳关最近的我国古代艺术宝库是( )
A.龙门石窟
B.莫高窟
C.云冈石窟
D.麦积山石窟
35.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迅速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36.下列铁路中,整条铁路均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是( )
A.南昆铁路
B.成昆铁路
C.青藏铁路
D.兰新铁路
37.近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花卉,这是因为(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8.引发下列环境问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森林减少的是( )
A.臭氧层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39.近年来世界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从工业布局因素考虑主要原因是( )
A.原料供给方便
B.环境条件制约
C.争夺市场份额
D.垄断资本发展
40.修建水库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水源污染
B.土壤盐碱化
C.酸雨
D.植被种类减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非选择题:41~46小题,共70分。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
(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42.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内容。(12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
——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
——摘自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概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44.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5.读图1-1,完成以下小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处于②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____________,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北京
B.上海
C.哈尔滨
D.贵阳
(3)当悉尼和北京昼长相同时,地球处于——(选择填空)
A.①
B.⑦
C.③
D.④
(4)当地球处于④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_现象,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方向)移动。
(5)当地球自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地球公转的速度将逐渐_________(变快或变慢)
4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地理界线,a是_______省的________,b是________省的_________;
(2)ab沿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中,有两个简称的共有______个;
(3)我国人口地理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这一现状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城市日益密集,形成了6个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群,其中在我国境内的是_________ 地区的城市群,除此以外,亚洲还有 周边的城市群;
(5)我国西部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为可持续发展考虑,必须把________放在工作的首位。
参考答案及解题指要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题指要】 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还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商代已经产生了著名的甲骨文,并且比较成熟。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讲,任何事物都应当是从初创到成熟,因此,在商代以前也应当有了不成熟的文字,但由于至今没有发现,因此还不能说夏代已经产生了文字。西周时期,我国的文化已经相当发达;春秋时期,古代的文化更加进步,产生了像孔子那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老子那样伟大的哲学家,同时出现了许多不朽的著作,一直流传到今天。因此,这个时期,已经不会是文字刚刚产生的时代了。请记住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发现的我国最为古老的文字。
2.【答案】 A
【解题指要】 这是一道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题目。问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哪一项。A项中的祖冲之的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但不是西汉时期的人,而是南朝时期的数学家。其他三项都符合历史事实。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复习时要了解他被称为“书圣”,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可将中国古代农学成就集中起来复习。《神灭论》的作者是南朝人范缜。当时佛教盛行,宣扬六世轮回的神学思想。范缜著书《神灭论》,主张人死后灵魂不再存在,因此,与佛教思想直接对立,是反对佛教的。
3.【答案】 C
【解题指要】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称帝的女皇帝。在位期间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多所建树。在科举考试中实行武举和殿试,就是其中之一。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在唐代得到发展,日益成熟。武则天时期创立武举和殿试,也是科举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题应当选择C项。复习时,最好将有关科举制的知识要点综合归纳,如何时创立、何时出现进士科、何时创立武举和殿试、何时确定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等等。
4.【答案】 A
【解题指要】 在唐朝的对外关系中,知识要点较多的是日本,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日本在唐代派出十余次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回国后策动了日本各方面的改革,其中包括在学校中教授中国儒家学问。唐朝时,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也与唐朝有着密切交往,但受唐朝影响最深的是日本。对日本遣唐使曾经十三次来中国的有关内容,还应当进一步掌握。
5.【答案】 C
【解题指要】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神宗年问,只有皇帝支持,变法才能推行,支持王安石变法的自然是宋神宗。正确选项是C项。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宋太宗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宋高宗是南宋的建立者,三者都不是本题选择的对象。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效果应当作为问答题准备。
6.【答案】 C
【解题指要】 这是一道分析判断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概念清楚、准确,是解题的关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不是已经解体,所以选项A虽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逐步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时候甚至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选项D也不完全正确。正确的表述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选择B项也不正确,中国战败不能作为历史时代划分的依据。
7.【答案】 D
【解题指要】 本题实际涉及对太平天国先后两个纲领性文件的评价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反映了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提出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的主张,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由于王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的新方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答案】 C
【解题指要】 此题类似史料分析题,解题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的悲愤心情。其次,诗中有“去年今日割台湾”一句,描写的就是日本割占台湾这一让中国人民痛心的事情,读懂了这首诗,问题也就解决了。
9.【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比较分析能力。答案列举的四项内容均为变法失败的原因;解题思路可联系哲学上事物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须从自身找。解题时应注意审题。
10.【答案】 D
【解题指要】 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和概念的认知能力。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1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钦定宪法大纲》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清政府颁布的,它规定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清政府“名为立宪、实则专制”的体现。《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都是袁世凯为恢复帝制而炮制出来的,破坏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
11.【答案】D
【解题指要】 这是一道比较分析题,考生只要准确掌握五四运动的性质,就容易选对答案。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因此,五四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B、C选项均只表现了五四运动性质的一个方面,只有D选项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12.【答案】 D
【解题指要】 中国抗日战争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太原会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友军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重大胜利。
13.【答案】 B
【解题指要】 该题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A、C两项比较容易被排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到1950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14.【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认知能力。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关的历史知识、概念不能混淆。
15.【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记忆和理解。西欧文艺复兴的早期代表人物众多,如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等。其中达·芬奇可以说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身具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等多项才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中,具有这样多项才能的只有达·芬奇一位,因此称其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非常贴切。其他三位中,加尔文是宗教改革家;但丁最主要的贡献在诗歌方面,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莎士比亚是英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从才能的多样性上他们都无法与达·芬奇相比。
16.【答案】 B
【解题指要】 所列四个选项都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但其意义各不相同:A项表明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走向激化;C项是美国宣布独立的前奏;D项是独立战争开始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只有B项才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考生在全面掌握美国独立战争史实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各个重大事件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
17.【答案】 C
【解题指要】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而该体系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
18.【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经济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义方面的理解。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键的一点就是放松对农民的束缚,通过经济上的交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城市与农村之问架起桥梁。正是由于实行了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处理多余产品,才能调动其积
极性,使其拥护苏维埃政权,从而巩固工农联盟。A项和D项是稍后实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适用于城市居民和工业领域,与农民关系不大;与列宁此话意思不符。B项不是这时在苏俄实行的政策。
19.【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马歇尔计划本质特征的认识。从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上可以清楚,它的确有帮助战后凋敝的欧洲复兴经济和对日益对立的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渗透的意图;但这些还都是该计划要达到的一般目的,其更深一层目的是要通过经济援助,稳定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现存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在美国看来,这一制度现在已经受到战争重创、经济破坏和苏联势力“扩张”的多重威胁。而这一制度的稳定则直接关系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关系到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命运。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正确项是A;C、D两项也是马歇尔计划考虑的内容但不是“根本目的”;B项也与这一计划有一定联系,但它更多地被认为是同时期“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
20.【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首先要明确“独联体”是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最后环节,B、C两项都是在最后解体之前发生的,这样可以先从时间上进行一轮排除。从历史进程上看,D项中前南斯拉夫地区因分立而解体,之后是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战争,没有组成过涵盖所有原国家、地区的联合体。
21.【答案】D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判定方向的能力。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沿地球前进的方向为东,因此解题关键在根据题意判定地球自转方向,在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西向东旋转,Q点在P点的东面,又Q点的纬度比P点低,在其南面,综合起来看Q点在P点的东南面。
22.【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虽未出现地图,但可自绘太阳光照简图便于解答,熟悉地图的考生也可利用头脑中的地图进行空间想象和思考。东西半球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为界。若东半球为昼半球,则说明晨昏线恰好与经线重合,对应地球上的春分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因此排除 A、D两项;刚果盆地在东半球,不可能为黑夜;此时太阳正直射赤道,故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即90度,故正确选项为C。
23.【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的基础知识。北冰洋周围只有亚洲、欧洲、北美洲三个大洲;印度洋周围有亚洲、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四个大洲;只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周围各与五个大洲相邻,太平洋周围有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西洋周围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故正确选项为B。
24.【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对地球公转所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认知水平,同时又要求考生对世界著名岛屿的位置有所了解。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时对应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其时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库页岛、爪哇岛、西西里岛均在北半球,只有火地岛在南半球,故正确选项为C。
25.【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的有关知识。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大陆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水道;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水道,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连接了黑海和地中海;只有白令海峡既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故正确选项为B。
26.【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首先要明确的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然后代入数值将单位统一,算出约分即可。还可逐一分析,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数值,四个选项分别是:20千米、2千米、200千米、0.2千米,分别去除实际距离75千米,即可得出正确选项为A。
27.【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以及有关降水成因的知识。凡是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水汽容易凝结,易成云致雨,形成上升气流的原因有:低气压、山地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锋面活动等,这些地区如气流中含有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阴雨天气。高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降水机会少。沿海地区的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信风控制的地区,源于高压区或内陆地区的气流干燥,不易形成降水,但源于海洋的气流湿润,会形成降水。答案选B。
28.【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基础知识。白天,如天空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天空云量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因此昼夜温差小。反之,若昼夜均为晴天,则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陆地比海洋更明显,故 A项正确。
29.【答案】D
【解题指要】 本题综合考查与地球运动有关的中国气候、河流特征的基础知识。首先要确定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时节,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正值汛期,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故 D为正确选项。
30.【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以及我国和世界河湖的分类。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河湖可理解为属于外流区的河湖,未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就是内流区的河湖。因此正确选项为C。
31.【答案】D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了解,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故D项正确。
32.【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了解及描述的概括能力。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及暖流影响,温凉湿润,降水均匀。夏季一般在20度以下,冬季在0度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以下,分布均匀。C项正确。
33.【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三江平原是我国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大规模垦荒,变“北大荒”为“北大仓”,为支援全国的粮食需要作出巨大贡献。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发现我国已不再适合通过扩大耕地来提高农业产出,而应当提高科技投入,走生态农业之路。三江平原的生态价值远高于它的生产价值,停止垦荒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选项为A。
34.【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莫高窟在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只有敦煌莫高窟与阳关同处于甘肃西北,二者距离最近。B项正确。
35.【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有关人E1发展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年轻人口数量减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相对上升。我国人口发展受人口政策的影响,自然增长率下降显著,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很快。B项正确。
36.【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铁路分布及其与地势阶梯的关系。南宁至昆明的铁路在两广丘陵与云贵高原上,西安至昆明是从陕西盆地、横断山区到云贵高原;兰新铁路是经河西走廊到准噶尔盆地,这几条铁路大部都在第二级阶梯上。只有青藏铁路全部都在青藏高原即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C项正确。
37.【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价值,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而热带花卉非北京本地产品,需要依托运输和保鲜技术来保障远距离抵达市场,因此②与④为正确的影响因素。B项正确。
38.【答案】 A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与森林相关的环境问题。森林具有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多种环境功能。森林减少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制冷剂释放出来的氯氟烃类化合物所致,它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与森林的减少没有关系。正确选项为A。
39.【答案】 C
【解题指要】 本题考查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及分析判断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空前紧密,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利用其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先进技术、完善的设施、健全的法制等优势,主导世界金融市场,抢占世界贸易的最大份额,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正确选项为C。
40.【答案】 B
【解题指要】 本题综合考查环境问题。由于修建水库,使得地表水位上升,补给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抬升,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或干旱的季节,因蒸发旺盛,水分逸出,水中溶解的盐分留在土壤中,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正确选项为B。
二、非选择题
41.【参考答案】 (1)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2)东晋取胜,前秦兵败。东晋军队战斗力强;北方人民希望东晋取胜;前秦统治不稳固;前秦军队中的汉、羌、鲜卑士兵不愿意为秦军卖命。(3)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后不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解题指要】 解析这段文献,要首先明确材料当中的关键人物“秦王坚”,指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苻坚,这里的“晋军”指的是东晋的军队。另外,材料中提到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应该据此得知,这里讲的是著名的“淝水之战”。知道了这一点,就应该想到本次战役的相关内容:战役的双方是东晋与前秦,战役的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战役的意义在于决定了南北分割的局面。至于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要会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42.【参考答案】 主要事例有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和组成北约等。丘吉尔的演说公开主张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由,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马歇尔计划”借援助西欧经济复兴之名,以经济援助为手段,稳定西欧,控制西欧;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组成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苏联进行冷战。
【解题指要】 本题以叙述史实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加以概述即可。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思考,丘吉尔的反苏反共演说和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进行遏制和在全球进行扩张的政治宣言;“马歇尔计划”是这一宣言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组建北约则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突出表现。
43.【参考答案】 (1)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解题指要】 材料分析题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内容和意义的掌握情况。材料涉及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复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材料内容、文字并不复杂,读懂史料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解题关键是把相关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
44.【参考答案】 (1)湄公河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2)苏伊士运河 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3)棉花、黄麻、茶叶班加罗尔。(4)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侵蚀强烈。
【解题指要】 本题通过景观图的判读,确定各旅游胜地所在国家,重点考查东南亚、南亚、北非地区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各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该处景观为柬埔寨的吴哥窟,柬埔寨有湄公河流经,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因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11月至翌年5月受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为旱季,特征是全年高温,分雨季旱季。
(2)根据景观判断为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头脑中要想到埃及的地图轮廓。该国境
内东北部有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3)丙处景观为印度的泰姬陵,该国农业发达,人均耕地面积大,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水热充足。粮食作物有水稻,经济作物有黄麻、棉花、茶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中心主要在班加罗尔。
(4)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重要旅游胜地,但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因此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所以破坏严重。
45.【参考答案】
(1)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
(2)夏至北回归线C
(3)A C
(4)极夜北
(5)变大变慢
【解题指要】 该题主要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考生需要在对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作答。
第(1)题,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图上用箭头逆时针表示即可。
第(2)题,图示四点分别为北半球的: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以上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本小题还考查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夏至日(②位置),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白昼最长的城市应是最靠北的城市即哈尔滨。
第(3)题,由于地球的运动,导致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每年春分、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各地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因此应选择位于春、秋分日的①③两点。
第(4)题,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即向北移动。
第(5)题,由于地球的运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近则大,远则小,即距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大;从题中看,当地球自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在这个时段内,北京(40°N)距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越来越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应逐渐增大。对地球公转速度有影响的日地距离,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7月初)时,公转速度最慢;当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时,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在地球自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离远日点越来越近,速度逐渐变慢。
46.【参考答案】
(1)黑龙江黑河陕西腾冲
(2)4个
(3)黑河一腾冲线以东南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北地区人口稀疏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相对平整肥沃、降水丰沛、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均较西北为优,更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
(4)长江中下游东京
(5)保护生态环境
【解题指要】 该题考查的是对人文地理的多个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包括我国行政区划、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成因、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要求考生关注时事,了解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
第(1)、(4)题均属于识记类。
第(2)题,需要熟记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简称,读图可知,ab线经过的省区中,陕西简称陕或秦,甘肃简称甘或陇,陕西简称川或蜀,陕西简称云或滇。
第(3)题要求考生理解,人口分布首先是自然条件的优劣决定的,世界中低纬度近海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区条件优越,人口密集是必然的,我国也不例外。但这一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现状如果再加剧,则可能超过东部的环境容量,造成严重后果,故其合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5)题,许多发达地区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往往付出了环境恶化的代价。因此应抓住题目中“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词,把环境保护放在工作的首位,以免西部地区重蹈覆辙。
本文标签:陕西成人高考模拟试题高起点2016年成人高考历史地理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1)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xckw.cn)